今天的線上博彩行業早已不是“砸錢買用戶、坐等充值”的簡單遊戲了。買量成本越來越高,用戶獲取的邊際代價越來越大,流量從增量走向存量,每一個用戶都變得越來越“貴”。
問題在於:大多數平台仍在用舊思維運營新環境。
投放後躺著等充值,用戶不充就眼睜睜看著流失,最後只能把失敗歸咎於“流量質量不行”。
但真實的邏輯是:你不主動壓榨用戶價值,就會被動承擔流量沉沒成本。
⸻
壓榨不是“坑用戶”,而是“深運營”
壓榨並非負面,而是指精細化激活用戶價值的全過程。可以粗分為兩步:
1. 充值壓榨:把一次充值變成價值最大化的起點
對未充值用戶,運營要能識別障礙點:是信任問題?支付門檻?獎勵不夠吸引?必須立刻介入處理。
對已充值用戶,則要通過VIP分層、遊戲任務、限時活動等方式拉長生命周期,推動複充、拉高ARPU。
目標不是“充一次”,而是“持續充”+“介紹他人也充”。
2. 裂變壓榨:用一個用戶撬動十個用戶的鏈條反應
小恩小惠引導日常用戶分享(如簽到轉盤、邀請得體驗金);
高階利益吸引有意願代理的人群(如返點體系、三級收益結構);
高配玩法甚至融合拼多多式的社交任務機制,用“砍一刀、轉一圈”包裝複雜營銷流程。
這背後的本質是:讓用戶替你完成本來需要廣告完成的工作。
⸻
行業已經開始向“裂變中台”演化
觀察當下做得好的平台,都不約而同地走上了“用戶裂變系統化”之路:
有的平台在用戶中心中單獨開發“邀請賺錢”頻道,放在首頁正中,優先順序高於任何遊戲入口;
也有一些做得好的平台直接借鑒拼多多砍一刀模式做幸運轉盤,還有某些公司十個優惠活動有五個和裂變相關。
菲律賓頭部平台OKBet有個活動:他們推出“推薦一人完成首充,送100P”的活動,僅需一倍流水即可提現。這在傳統運營視角下是絕對虧本,但換個視角看就會明白:
他們並不是在賠錢買用戶,而是在把原本給Facebook的錢,1/10地交給老用戶,讓後者變成引流渠道本身。
你還在為一個用戶充值5刀而狂喜,別人已經用這個用戶帶進來10個新的充值用戶。
沒有裂變思維的盤口,註定陷入“投放→流失→再投放”的死迴圈,耗盡彈藥也打不出明天。
而有裂變能力的平台,將用戶變成渠道,把成本變成資產。
這不是增長技巧,是商業模型的分水嶺。
@bcguy888

博彩業不會裂變輸一半

來點乾貨吧
治安很乱,八卦很多,但是学习知识一样重要哦,任何与行业发展相关的话题都可以在此发展
評論區0
我們已經開始建自己的流量池了

好方法
感覺買量越來越難搞
接下來的幾年是私域的時代
OKBET的思路不錯,反正都是買量,為什麼不直接找賭客買
感覺自己有點跟不上時代了,運營越來越複雜了
第一波搞轉盤的已經轉到錢了
我看到一個活動成本很低,也有很有效。就是讓用戶用指定文案分享到FB,每個給0.2美金的獎勵。

類似的我也見過
我以前就覺得拼多多模式在博彩有搞頭
/ 沒有更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