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學中,有一個關鍵概念叫“交易成本”。如今,頭部互聯網產品都在圍繞降低交易成本做文章,從而顯著提升用戶轉化和付費率。而我們的博彩平台中用戶遲遲不首充,往往正是因為“交易成本六要素”某處出了問題。
這六要素分別是:
1. 搜尋成本(Search Cost)
用戶尚未進入平台前,搜尋成本就已經開始影響決策。如果廣告素材不能清晰傳達產品的獨特賣點和優惠活動,就會被淹沒在資訊海洋中。尤其要警惕“假活動”素材,一旦被識破,信任將立刻崩塌。
2. 度量成本(Measurement Cost)
用戶進入網站後,面對鋪天蓋地的遊戲、雜亂無章的界面,如果沒有分層引導與清晰標籤,新手完全找不到入門路徑,老用戶也容易迷失方向。看似豐富,其實只是混亂。
3. 尋價成本(Evaluation Cost)
當用戶在多個平台間對比時,實不實在就成了關鍵。如果你的充值贈送少、打水倍數高、活動名目多但無誠意,用戶自然會“用腳投票”,選擇競爭對手。
4. 決策成本(Decision Cost)
太多選項也會勸退用戶——充值金額該選哪個?活動該參加哪個?遊戲怎麼玩?當選擇越多、越複雜,用戶越容易陷入“決策癱瘓”,最終放棄充值。
5. 實施成本(Execution Cost)
註冊流程繁瑣、驗證過多、提現困難等問題會直接勸退潛在充值用戶。如果別人的平台是一條平路,而你的平台像在攀岩——誰還願意多走一步?
6. 保障成本(Risk/Guarantee Cost)
用戶最關心的,是賠率坑不坑,贏錢能否提現,資金是否安全。如果賠率過低、風控太嚴、提現到賬時間不透明,用戶會預設你“坑人”。哪怕活動再誘人,也不會輕易首充。
每一項交易成本都像是用戶付費前的一道門檻。當門檻疊加,哪怕你花了再多廣告預算,也會被用戶輕鬆略過。建議對每個環節都認真“打分”,是30分、60分,還是80分?是否還存在致命短板?
從現在開始,把“交易成本六要素”作為優化框架,逐一修正、逐項獎勵,用戶的首充率和整體數據,自然就會上來了。
這是經過實踐的經驗,TG頻道限制字數,只簡單傳播模型,共勉之。

2025.05.07 日更:為什麼用戶不首充?用經濟學5分鐘就能說透

來點乾貨吧
治安很乱,八卦很多,但是学习知识一样重要哦,任何与行业发展相关的话题都可以在此发展
評論區0
來學知識了

謝謝,很好的分享
這個模型之前就學過,但是沒想過能套博彩
搞個充100送500活動,我看他們首充不首充,哪有那麼多歪門邪道

你这属于抬杠了,你这样不亏我跟你姓
下次能不能提供一些案例
那白盤做KYC不也是形成了阻礙了?

這不太一樣,一方面是硬性規定,另一方面是能確保沒有垃圾用戶,利大於弊
實施成本說得也准,填資料填一堆用戶都煩死了。
現在都是用包網,根本沒這些調整自由度

裡面有些步驟,是不需要依賴產品的。運營端、市場端也能做到極致
謝謝
其實,很多充值斷層都是因為活動入口沒做好匹配
我們很多用戶不知道我們有首充,哈哈

這個就是問題了,如果觸達率提升,你們的首充會增長一些
包網狗路過
謝謝
用戶有時候真的只是想試試,但步驟太多就放棄了。
第一次看到這種分析,原來充值背後還有這麼多心理門檻。
/ 沒有更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