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成癮》一書中提到,在老虎機玩家中,大約每100人就有1人會發展為“病態賭徒”。而這1%,並非隨機產生,而是與他們原本的心理狀態和生活困境高度相關。
我們需要研究並且了解的真相是,這1%的人,他們的初始動機並不完全是為了賭博。
有人因為工作壓力、離婚抑鬱,有人因為孤獨寂寞,有人只是因為生活太無聊。於是他們走進賭場,坐在老虎機前,一坐就是八個小時,不喝水,不吃飯,不上廁所,只為紓解情緒。他們是受情緒折磨的病態者,是可憐人,但同時又是盤口最穩定的座上賓。
不是“贏錢”讓人上癮,而是能進入“自由區間”。
所謂“自由區間”,是一種沉浸感,一種徹底脫離現實的狀態。上癮的真正驅動力,並不全是贏錢,而是逃避現實、情緒麻木。在這種狀態下,玩家會忽略虧損,忽略時間流逝,也忽略理智,進入一種只想“持續點擊”的機械迴圈。而老虎機正好提供了這種穩定、可控的“控制幻覺”:它不只是刺激多巴胺,而是提供一種虛假的情緒避風港。
上癮者通常本身就存在心理或情緒問題。
書中大量實地採訪顯示,真正沉迷老虎機的玩家,幾乎都有創傷經曆:抑鬱、孤獨、失業、失親……而老虎機這種“持續輸入 → 短暫反饋 → 再次下注”的節奏,恰好像一個情緒止痛貼,給了他們短暫的喘息機會。你以為他們在追求爆獎,其實他們在逃避生活。
最可怕的是:這1%的玩家,貢獻了30%的收入。
這些極易失控、情緒受困的病態者,撐起了盤口30%的利潤。值得一提的是,越有錢的人情緒受困比例越高。
而在所有博彩類型中,老虎機的病態成癮率最高,約為1%;體育博彩為0.3%~0.5%;撲克與彩票則分別為0.5%~1%和0.2%左右。
我們了解這些真相,說得直接一點,是為了在盤口經營上做到知己知彼,精準切入那1%,擴大營收。站在叢林法則的角度,他們情緒脆弱,所以只能被魚肉。站在偽善的角度看,他們當然是值得同情的可憐人。但說實話,從事博彩行業,如果你太執著於倫理道德,那你註定處在食物鏈底端。因為你同情的,正是你靠以為生的。
不聊價值觀,太重。
在應用角度,可以此作為基石尋找應用場景。舉例,如果你是盤口運營者,從玩家娛樂時間長短、投注金額波動中能找到此類病態者,可進行針對性維護。如果你是市場推廣,物件導向心理問題越大,他越有可能是你未來的大客戶。
共創頻道&加粉絲群見頻道公告

每100个老虎机玩家就有1个病态上瘾赌徒

來點乾貨吧
治安很乱,八卦很多,但是学习知识一样重要哦,任何与行业发展相关的话题都可以在此发展
評論區0
第一次知道這種奇奇怪怪的數據
牛,這理論

我當年確實就是失戀後陷進老虎機的,一玩就是一宿
不聊道德是對的,道德聊多了就沒法收錢了
沉浸感>獎池,節奏感>爆率
學習了
1%那麼高嗎

樓主數據哪裡搞到的

看書呀
矛盾了,覺得他們可憐咋辦
老虎機是成年人默許的鎮靜劑
謝謝分享,每天一學
看完這段才明白,我爸當年為什麼每天點老虎機
/ 沒有更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