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POGO(离岸博彩)行业是否要“复活”?近期总统小马科斯迟迟未签署《反POGO法》,引发行业猜测与“复活”幻觉。然而,真正熟悉菲律宾政治生态的人清楚,这场“沉默”背后隐藏的是一场更精致的收割战。
迟迟未签,并非放行
众议院与参议院早已通过《反POGO法》,只差总统签字即成为法律。表面看是拖延,实则是一种高明的策略。小马科斯在国情咨文中对POGO只字未提,不是回避问题,而是有意留出“缓冲期”——为打击行动留空间,为清场换时间。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打击,更像是一种“温水煮青蛙式”的慢性收割。大型合规公司早已撤离,留下的是中小组织、非法“打野团体”,成为执法机构最易处理、最容易变现的目标。
国家调查局(NBI)和移民局已形成固定节奏的“定额式”执法,每月处理数批人员与公司,将灰产力量“平均消化”。而不是一次性清除,这样既能控制外逃,又能持续打击获利。
7月,苏比克再抓10名中国籍员工,至今无人保释。NBI苏比克已累计羁押逾百名中国人,显示执法并无“保人”“关系”可讲,现实比任何警告都来得残酷。
近日,圈内更有“5000万比索购POGO牌照”的传言流传——这不过是有组织、有节奏的骗局,利用市场对“复活”的幻想进行新一轮诈骗。事实上,PAGCOR已明确表态:不再发放新的POGO执照。
更早在2023年,小马科斯签署行政令,将离岸博彩列为国家治理重点,明确:
涉赌人员最高可判10年以上刑期
公司资产可直接冻结、查封
涉案人员列入遣返与黑名单
这场行动不是一时整肃,而是法律、政策与执法三线合围的系统性清场。
最危险的,不是政策,而是仍心存侥幸的人。那些替灰产站台、兜售“保人服务”的组织者早已备好退路。真正无退路的,是那些还相信“有人兜底”、仍坚守前线的员工。
当突袭来临、工签无效、公司法人潜逃,唯一留下来的,就是你。
结语:是止损离开,还是继续等待?
菲律宾从未打算“放过”POGO,只是选择“慢慢吃掉”。小马的沉默,不是犹豫,是一场系统清理的前奏。行业估计无可能复活,唯一的问题是:你要等到下一轮抓人,还是现在就做出决定?
清醒的人,已经开始自保;幻想的人,仍在梦游。是留下当“背锅人”,还是及时退出?选择权,只在你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