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和網路安全威脅的不斷加劇,越南各大銀行紛紛採取措施,加強客戶身份驗證和交易安全。
近日,越南外貿股份商業銀行(Vietcombank)、越南農業和農村發展銀行(Agribank)、西貢商業股份銀行(Sacombank)、西貢-河內商業股份銀行(SHB)、興旺股份商業銀行(VPBank)、軍隊股份商業銀行(MB)、新韓銀行(Shinhan Bank)等多家銀行同時向客戶發出通知,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將對那些銀行賬戶或銀行卡被識別為檔案已過期、過期或客戶尚未註冊生物特徵(包括指紋和人臉識別)認證的情況,中斷其交易服務。
這一舉措旨在確保客戶金融交易的準確性和安全性,同時也反映了銀行業在持續改進和適應新技術環境方面的努力。
西貢商業股份銀行(Sacombank)率先宣布,從2025年1月1日起,該銀行將暫時停止身份證件過期的客戶在櫃檯和網上渠道的所有交易。這意味著,如果客戶未能及時更新其身份證明檔案,他們將無法在該銀行的任何渠道進行交易,無論是傳統的櫃檯服務還是便捷的網上服務。此外,如果客戶未完成生物識別註冊,ATM/CDM取款、卡激活或續卡等服務也將被中斷。
Sacombank的這一決定,無疑是在向客戶傳達一個明確的資訊:確保身份資訊的準確性和安全性,是進行金融交易的前提條件。
同樣,南亞銀行(NamABank)也表示,從2025年開始,如果客戶的身份證明檔案不再有效或資訊未與國家數據進行正確比對,該銀行將暫停所有支付交易和賬戶提款。
這一措施旨在防止身份盜用和欺詐行為,保護客戶的資產安全。如果客戶沒有適當的生物識別認證,銀行還將停止電子支付服務,進一步強化了交易的安全性。
興旺股份商業銀行(VPBank)也發出了類似的通知,提醒客戶自2025年1月1日起,任何未更新生物識別資訊或檔案過期的客戶將被阻止所有交易。即使是簡單的操作,如通過VPBank NEO應用程序轉賬或連結電子錢包,也將被拒絕。這一決定體現了VPBank在維護交易安全和客戶權益方面的決心和行動。
越南農業和農村發展銀行(Agribank)則更加具體地指示客戶在身份證明檔案和居住證明到期前進行更新,以避免服務中斷。這一建議不僅有助於客戶提前做好準備,還減少了因檔案過期而導致的交易受阻情況。
新韓銀行(Shinhan Bank)也宣布了類似的措施,自2025年1月1日起,如果客戶的賬戶或銀行卡在身份證件過期或失效且未登記生物識別的情況下,交易將被中斷。客戶需要在最近的新韓分行/交易辦事處或SOL申請處更新最新的身份證明檔案並註冊生物識別資訊。這一舉措不僅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要求,也體現了新韓銀行對客戶資產安全的負責任態度。
在這些銀行的公告中,都明確指出了客戶網上交易被暫停、卡被鎖定的具體情況。主要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客戶不會更新過期的身份證明檔案;二是客戶不進行生物識別註冊。對於這兩種情況,銀行都採取了嚴格的措施來限制或暫停客戶的部分銀行服務,以確保交易的安全性和準確性。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5年1月1日起,根據2023年身份證法規定,9位數的身份證全部失效。因此,那些未變更CCCD資訊的客戶需要辦理轉換手續並向銀行更新資訊,否則他們將無法進行任何交易。這一規定不僅適用于越南公民,也適用於目前居住在越南的外國客戶。他們同樣需要在到期時更新其檔案資訊,否則將導致銀行交易被阻止。
對於生物識別註冊這一環節,銀行也提供了多種便捷的方式供客戶選擇。客戶可以在家中通過銀行應用程序(網上銀行)自行辦理生物識別登記手續,也可以直接前往交易櫃檯辦理。這一措施不僅提高了交易的便捷性,還增強了客戶對銀行服務的信任和滿意度。
然而,對於在國外工作且無法直接回國進行生物識別身份驗證的越南人來說,這一措施可能會帶來一些不便。但銀行也考慮到了這一點,並部署了許多遠程支援解決方案。例如,通過銀行應用程序、通過手機應用程序為已經存在的客戶使用國家電子身份證(VNeID)進行身份驗證。擁有2級電子身份賬戶的客戶還可以直接聯繫銀行尋求特殊支援。
對於在越南生活的外國人而言,如果登記的居留期限證明檔案已過期,也必須要及時更新其檔案資訊,不遵守此規定將導致銀行交易被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