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網路博彩亂象再度成為社會焦點。儘管政府近期對電子錢包及線上支付平台加大監管力度,部分資金通道已被全面切斷,但線上博彩和POGO等平台並未偃旗息鼓,而是迅速轉向社交媒體及電商渠道,通過虛假獎金和高額中獎宣傳繼續吸引玩家。
近日,不少用戶反映,接到陌生號碼發來的簡訊:“想要95%的中獎機會嗎?去Facebook找藍色頭像賬號,私信即可領取。”這一類看似誘人的資訊正是過去POGO慣用伎倆,以高機率中獎為噱頭,實則讓玩家逐步陷入賭博陷阱,最終無法自拔。
專家指出,即使電子錢包服務商如GCash、Maya在央行(BSP)48小時最後通牒下全面切斷博彩資金往來,博彩集團依然能藉助社交平台、即時通訊工具甚至電商平台繼續運作。他們通過遊戲點卡、代金券或所謂“獎金福利”進行變相引流,心理誘導極強,尤其容易令低收入群體與年輕人沉迷其中。一旦陷入賭博,不僅可能積累巨額債務,還會給家庭帶來嚴重的經濟和情感打擊。
菲律賓參議員厄文·圖爾弗(Erwin Tulfo)警告稱,打擊博彩的戰線絕不止於電子錢包平台,其他應用如Viber、Telegram、Lazada等也應納入監管,防止成為賭博集團的新跳板。“與賭博的鬥爭遠未結束,政府與私營部門必須形成聯盟,共同提出整體解決方案。”他強調,只有跨平台聯合防堵,才能保護下一代菲律賓人免受賭博成癮侵害。
菲律賓衛生部(DOH)早已將網路賭博列為公共健康隱患,警示其導致未成年人接觸、過度下注及家庭財務危機等問題。與此同時,博彩業組織PlaySafe聯盟則強調,真正的威脅在於無牌、非法平台,而持牌業者則設有年齡驗證、客戶審查(KYC)及責任博彩機制。
監管機構則表示,電子錢包的配合是重要一步,但仍不足以徹底封堵博彩集團的滲透。必須進一步完善監管制度,嚴控社交媒體和獎金活動的灰色操作空間。同時呼籲民眾保持警惕,不要輕信所謂“高中獎率”的宣傳,並積極舉報可疑賬號,以共同維護社會秩序與個人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