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正走入一場前所未有的政治風暴之中。距離2025年中期選舉僅剩數月,原本應是政黨動員、候選人競逐民心的熱鬧時刻,卻被一連串危機與不安所籠罩。
副總統薩拉·杜特爾特即將接受參議院彈劾審判,總統小費迪南德·馬科斯的支援率持續下滑,甚至遭到親姐姐、資深參議員艾美·馬科斯公開質疑。而與此同時,國際刑事法院(ICC)對前總統羅德裡戈·杜特爾特“禁毒戰爭”的調查步步緊逼,或將對他發出拘捕令。
這一切構成一幅前景晦暗的畫面,菲律賓民主制度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
薩拉彈劾案:不僅是一場法律程序,更是一場權力對抗
副總統薩拉·杜特爾特正處於政治生涯的轉折點。6月起,她將面對參議院關於違憲、濫用職權與腐敗的正式彈劾審判。這起由眾議院提出的彈劾案,不僅關係到薩拉個人命運,更可能撼動整個杜特爾特政治家族的勢力基礎。
作為前總統之女、現任副總統兼教育部長,薩拉原本被視為保守派陣營的接班人之一。她目前雖保持克制發言,但她背後的盟友,已將這起彈劾視為一次“有政治動機的獵巫行動”。
觀察人士認為,這不僅是一次黨派之間的較量,更是一次馬科斯-杜特爾特陣營之間裂痕公開化的表現。
小馬科斯的權威滑坡:從高票當選到家族內部反目
2022年以壓倒性優勢當選總統的小費迪南德·馬科斯,如今正陷入執政以來最艱難的時刻。民調顯示其支援度持續下降,而打擊最大的一擊,竟來自於自家人。
參議員艾美·馬科斯在近期公開質問弟弟:“總統是否真正掌握國家大權?”她批評總統被錯誤的幕僚團體“包圍”,並表達對政策方向的不滿。
更具象徵意義的是,艾美近日加入了由杜特爾特支援的政黨PDP-Laban參議員候選人陣營。這被廣泛視為一場明顯的“轉向”,也為外界提供了另一個訊號:馬科斯政府內部已出現高層分裂。
與此同時,有傳言稱杜特爾特陣營正醞釀對小馬總統提出彈劾,儘管薩拉本人對此予以否認,並稱眾議院仍由總統盟友掌控,但政壇的暗流已足以讓人警覺。
老杜特爾特與ICC:一顆尚未引爆的政治炸彈
國際刑事法院正在對前總統羅德裡戈·杜特爾特的“禁毒戰爭”展開深入調查。據外媒報道,ICC極可能在未來數月內發出正式拘捕令。
這起案件不僅涉及重大人權問題,還可能激化國內政治對立,成為反對派與支援派集會對峙的導火索。
分析指出,如果ICC真正發出通緝令,不僅薩拉的選戰前景將受到重創,整個杜特爾特家族的政治版圖都可能被迫收縮,甚至會引發保守派陣營更激烈的反撲。
民眾真正關心的問題:生活壓力與制度失靈
相比政治高層的博弈,普通菲律賓人關注的卻是另一組現實問題:高物價、缺工作、低薪資。根據Pulse Asia的最新民調,近七成受訪者認為“通脹問題”為當下最迫切民生議題。
一位市場攤販接受媒體採訪時直言:“我們不是關心誰當總統,而是明天還能不能吃飽飯。”
而在這種社會焦慮情緒中,選舉的不公問題也頻頻浮現——賄選、暴力、選民恐嚇、假訊息傳播層出不窮。
近期,警方在機場攔截攜帶4.42億比索巨額現金的11名人員,疑似涉及外籍團體為選舉洗錢幹預。同樣,南部地區也頻傳摩托騎士運輸現金與印有候選人名字的樣本選票的案件,選舉公正性引發廣泛質疑。
從偏遠的民都洛島(Mindoro)到衝突頻發的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BARMM),有關“買票換命”“暗殺清票”的報道頻繁見諸報端。人權組織直言:“這不是民主,這是在恐懼中投票。”
2025:一次制度的壓力測試,還是民主的臨界點?
菲律賓曆來以其多黨制選舉和媒體自由自詡為“亞洲民主燈塔”,但2025年的中期選舉,更像是對整個國家政治與制度韌性的一次重大考驗。
當副總統身陷彈劾,總統民望急劇滑落,前總統或遭國際通緝,基層選民則在恐懼與憤怒中被迫“做選擇”——這樣的選舉,是否還保有其原初的民主意義?
或許,菲律賓很快將迎來答案。
但毫無疑問的是,這場風暴尚未結束,甚至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