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加密貨幣的監管正迎來一場曆史性轉折。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日前宣布撤銷由拜登政府時期主席加裡·根斯勒(Gary Gensler)主導的一系列加密規則。與此同時,美國參議院已確定就被廣泛關注的《GENIUS法案》進行最終投票,這一法案有望為穩定幣市場帶來前所未有的法律清晰度。
根據參議院民主黨官網發布的最新公告,這項至關重要的投票將在民主黨領袖與多數黨領袖協商後敲定具體時間。《GENIUS法案》旨在建立一個全面的穩定幣監管框架,其內容不僅涉及美國本土發行人的資產支援要求和審計義務,還擴展到對Tether等海外穩定幣發行商的合規指導。如果獲得參議院最終通過,法案將提交眾議院審議,邁出聯邦立法進程的關鍵一步。
具體而言,《GENIUS法案》要求所有穩定幣必須由美元或高流動性資產進行100%抵押,且市值超過500億美元的發行人每年需進行獨立審計。此外,該法案試圖明確州政府與聯邦政府在穩定幣監管方面的許可權劃分,並試圖填補目前針對外國發行人合規空白的政策缺口。這一立法動向在加密行業中引發廣泛關注,被視為構建美國“穩定幣合法市場”的重要一步。
在法案進入最後審議階段的同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也同步做出了重磅調整。6月16日,SEC官方宣布將撤回在2022年3月至2023年11月期間所提出的14項擬議規則。這些規則多數出自時任主席根斯勒之手,被外界廣泛解讀為對加密行業採取“高壓審查”路線的象徵。其中最具爭議的是“3b-16條規則”,該條款原計劃擴大“交易所”的定義,將多數DeFi協議納入監管範圍;另一些條款則擬對投資顧問的加密託管標準施加更嚴要求,引發行業普遍反彈。
SEC此番撤回的動作,被解讀為拜登時代“強監管”路徑的終結,也標誌著美國監管機構在Web3與加密貨幣問題上出現路線鬆動。隨著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臨近,加密政策已成為民主黨與共和黨爭奪青年選票的重要議題,而放寬監管、鼓勵創新、提供政策確定性正在成為主流共識。
政策轉向的同時,也意味著加密行業正在進入一個“監管清晰、競爭合規”的新時代。《GENIUS法案》若在國會順利通過,或將為穩定幣這一基礎設施級產品注入強勁發展動力,助力加密金融更好地融入全球經濟體系。而SEC主動“回撤”的監管姿態,則可能釋放出更廣泛的改革訊號,包括對DeFi、NFT和加密託管業務的重新定義與規範。
總的來看,美國政府在2025年夏天正以空前速度重構加密貨幣監管框架。從SEC自我修正,到國會加速立法,美國的加密市場似乎正走出政策迷霧,邁向一個更穩定、可預期的監管新階段。這一變化不僅將影響加密企業的運營策略,也將重塑全球數字資產的競爭格局。對於開發者、投資人和監管機構而言,一個關於“信任與透明”的新加密時代正在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