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菲律宾治安问题再次引发关注,中国政府连发旅游与留学安全警示,提醒在菲中国公民和留学生务必保持高度警惕。外交部和驻菲律宾使馆联合发布的旅游安全警报,以及教育部发布的2025年第3号留学预警,再次凸显了菲律宾社会治安环境的复杂性和潜在风险。
据官方通报,近期菲律宾社会治安持续动荡,中国公民在该国遭遇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外交部与驻菲使馆提醒在菲华人,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前往治安混乱的区域,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降低人身和财产风险。同时,计划前往菲律宾的中国公民在安排行程前需认真评估安全状况,谨慎决定。
中国教育部发布的最新留学预警指出,菲律宾治安环境恶化,留学生频繁成为犯罪目标,学习和生活安全难以保障。教育部建议赴菲留学人员加强风险评估,谨慎安排学习和生活计划,以免陷入危险。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继7月18日发布第2号留学预警后,再次对菲律宾留学环境发出的警示。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国政府发布留学预警的目的在于切实保护中国学生的安全与权益。他呼吁菲律宾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在菲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在紧急情况下,中国公民可拨打菲律宾报警急救电话911,或联系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0086-10-12308 / 0086-10-65612308。中国驻菲律宾各地使领馆的紧急联系电话也已公布,提醒侨胞和留学生随时保持警惕,确保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帮助。
然而,菲律宾局部执法行为引发的风险仍令人担忧。近期,马尼拉一名中国男子因在酒吧质疑账单过高而与店方发生争执,警方到场后指控其携带少量毒品并将其拘留。更离奇的是,其朋友试图行贿帮助获释,却因现金为假币、车辆为租赁车,被警方追加“行贿”和“袭警”罪名,也遭到逮捕。这一事件被业内人士形容为“陷阱式执法”,尤其针对外国人,夜间外出极易被设局、被扣押或遭勒索。
据悉,该名男子本人极为冤枉。事件起因仅为酒吧争执,警方却利用机会向其索贿,要求支付高额“保护费”,最终以毒品罪名拘留他,而另一位缴纳费用的涉事者则获释。业内人士指出,这类事件在菲律宾并非孤例:
台湾留学生因宿舍夜查被查获少量毒品,被迫缴纳高额“保释费”;
中国游客因交通违规遭陷害,被敲诈数十万比索;
华商合法经营也可能遭遇税务、消防或安全名义的勒索。
夜间和节假日更是高风险时期,部分警察通过各种手段逼迫外国人缴纳巨额“罚款”或“保护费”。“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在菲律宾,这句话往往意味着“随时可能人财两空”。
目前,两名中国男子仍被关押,案件调查正在进行中。此事件再次提醒在菲华人:夜间出行务必倍加谨慎,消费、投资必须小心,否则稍有不慎,就可能瞬间陷入噩梦般的境地。